ATE/ATS:自動測試設備/自動測試系統,也稱測試機是測試工程師在IC測試中必須使用的工具,本文主要從技術層面對ATE/ATS的組成及軟硬件及其接口要求進行了簡明扼要的論述,以便測試工程師了解、掌握。
通常將在計算機控制下,能自動進行各種信號測量、數據處理、傳輸,并以適當方式顯示或輸出測試結果的系統稱為自動測試系統,簡稱ATS(Automated Test System),這種技術我們稱之為自動測試技術。
在自動測試系統中,整個工作都是在預先編制好的測試程序統一指揮下完成的,系統中的各種儀器和設備是智能化的,都可進行程序控制。
自動測試系統(ATS)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概念,隨著各種高新技術在檢測領域的運用,它不斷被賦予各種新的內容和組織形式。自動測試技術創(chuàng)始于20世紀50年代,從20世紀50年代至21世紀的今天,大致分為以下三代。
圖中表明,當前的自動檢測系統,通常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控制器
(2)激勵信號源
(3)測量儀器
(4)開關系統
(5)適配器
(6)人機接口
(7)檢測程序
第三代自動測試系統 大體說來,它也是由微型計算機、通用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三部分組成。但是,第三代自動測試系統主要體現以軟件控制、以功能組合方式實現的合成儀器自動測試技術,以高速A/D、D/A和DSP芯片為基礎組成通用測試儀器硬件系統(即通用硬件部分,結構如圖9-3所示),而測試/測量任務的實現以及系統升級完全依靠軟件來實現(即軟件系統部分,如圖9-4所示)。
主控計算機及系統軟件提供TP的開發(fā)與運行環(huán)境,并通過控制總線控制測試測量儀器完成TP的執(zhí)行、取回測試數據,生成測試報表。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通用化的測試系統應該具有一個開放式的結構,系統軟、硬件各組成部分均進行模塊化分割,各模塊之間應該是通過標準接口(或協議)相互聯系。
為了保證系統的靈活性,同時充分發(fā)揮設計人員的創(chuàng)造力,只需從接口上對開放式系統進行定義,而不需要定義各模塊的內部具體實現,同時還要考慮到系統功能的可擴充性和技術的可升級性。
因此,作為通用測試系統兩大重要組成部分的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均需要具備靈活、開放的體系結構與接口設計。
通用測試系統硬件設計的關鍵在于UUT接口的標準化設計,UUT接口標準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在多個UUT之間方便轉換的硬件連接結構。
這種結構通過對機械連接機構、接插件和連接器的標準化規(guī)定提供了可工作于寬頻帶信號范圍內的接口連接方式。
為采用VME總線、VXI總線、PCI總線、PXI總線儀器的通用測試系統提供了標準化(IEEE P1505轉接裝置接口(RFI)系統標準)的有力支撐。
圖2是通用化硬件組成及接口原理示意框圖。其中:開關矩陣(SWM)接口和ATS轉接裝置(RFX)接口是ATS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ATS儀器和UUT是通過SWM來連接的,大多數的激勵和測量信號是通過RFX作用到UUT上的。
標準RFX接口限制了不同類型信號在接收器的不同位置上出現,SWM可實現多種儀器與由標準RFX接口所確定的多功能終端的連接。SWM接口與RFX的標準化提高了互操作性,并降低了重組費用,可以確保測試UUT所需要ATS儀器能被切換到轉接裝置所需要的任何管腳。
自動測試系統的軟件是TPS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通用測試系統的性能和效率。自動測試軟件結構也有相應的標準。如圖3所示,開放式ATS體系結構中包含了多種標準的開放式軟件接口關系。
IEEE 1226中的測試基礎框架(TFF)定義了開發(fā)和執(zhí)行測試程序和測試流程的一系列接口,軟件功能模塊通過這些接口實現信息交換,這些帶有標準接口的功能模塊組成了測試基礎框架。
但是標準并沒有定義這些模塊的實現,留給開發(fā)者很大的自由度,使之可以用C/C++或ATLAS等語言實現TFF。
在科學技術高度發(fā)展的今天,測試工作處于各種現代裝備系統設計和制造的首位,是保證現代裝備系統實際性能指標的重要手段。
代表著測試技術與儀器行業(yè)最高水平的通用ATE(自動測試設備) /ATS(自動測試系統) 技術,以商業(yè)成品設備和技術(Commercial Off The Shelf)為依托,采用開放的工業(yè)標準、低廉的設備價格、有效的技術支持和最新技術的商業(yè)產品和技術,在電子設備的生產與制造行業(yè)成為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的重要手段。
IC測試主要的目的是將合格的芯片與不合格的芯片區(qū)分開,保證產品的質量與可靠性。隨著集成電路的飛速發(fā)展,其規(guī)模越來越大,對電路的質量與可靠性要求進一步提高,集成電路的測試方法也變得越來越困難。
因此,研究和發(fā)展IC測試,有著重要的意義。而測試向量作為IC測試中的重要部分,研究其生成方法也日漸重要。
IC 測試是指依據被測器件(DUT)特點和功能,給DUT提供測試激勵(X),通過測量DUT 輸出響應(Y)與期望輸出做比較,從而判斷DUT是否符合格。圖1所示為IC測試的基本原理模型。
根據器件類型,IC測試可以分為數字電路測試、模擬電路測試和混合電路測試。
數字電路測試是IC測試的基礎,除少數純模擬IC如運算放大器、電壓比較器、模擬開關等之外,現代電子系統中使用的大部分IC都包含有數字信號。
數字IC 測試一般有直流測試、交流測試和功能測試。
功能測試用于驗證IC是否能完成設計所預期的工作或功能。功能測試是數字電路測試的根本,它模擬IC的實際工作狀態(tài),輸入一系列有序或隨機組合的測試圖形,以電路規(guī)定的速率作用于被測器件,再在電路輸出端檢測輸出信號是否與預期圖形數據相符,以此判別電路功能是否正常。其關注的重點是圖形產生的速率、邊沿定時控制、輸入/輸出控制及屏蔽選擇等。
功能測試分靜態(tài)功能測試和動態(tài)功能測試。靜態(tài)功能測試一般是按真值表的方法,發(fā)現固定型(Stuckat)故障。動態(tài)功能測試則以接近電路 工作頻率的速度進行測試,其目的是在接近或高于器件實際工作頻率的情況下,驗證器件的功能和性能。
功能測試一般在ATE(Automatic Test Equipment)上進行,ATE測試可以根據器件在設計階段的模擬仿真波形,提供具有復雜時序的測試激勵,并對器件的輸出進行實時的采樣、比較和判斷。
交流(AC)參數測試是以時間為單位驗證與時間相關的參數,實際上是對電路工作時的時間關系進行測量,測量諸如工作頻率、輸入信號輸出信號隨時間的變化關系等。常見的測量參數有上升和下降時間、傳輸延遲、建立和保持時間以及存儲時間等。交流參數最關注的是最大測試速率和重復性能,然后為準確度。
直流測試是基于歐姆定律的,用來確定器件參數的穩(wěn)態(tài)測試方法。它是以電壓或電流的形式驗證電氣參數。直流參數測試包括:接觸測試、漏電流測試、轉換電平測試、輸出電平測試、電源消耗測試等。 直流測試常用的測試方法有加壓測流(FVMI)和加流測壓(FIMV),測試時主要考慮測試準確度和測試效率。通過直流測試可以判明電路的質量。如通過接觸測試判別IC引腳的開路/短路情況、通過漏電測試可以從某方面反映電路的工藝質量、通過轉換電平測試驗證電路的驅動能力和抗噪聲能力。 直流測試是IC測試的基礎,是檢測電路性能和可靠性的基本判別手段。
ATE(Automatic Test Equipment)是自動測試設備,它是一個集成電路測試系統,用來進行IC測試。一般包括
測試向量(Test Vector)的一個基本定義是:測試向量是每個時鐘周期應用于器件管腳的用于測試或者操作的邏輯1和邏輯0數據。
這一定義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在真實應用中則復雜得多。因為邏輯1和邏輯0是由帶定時特性和電平特性的波形代表的,與波形形狀、脈沖寬度、脈沖邊緣或斜率以及上升沿 和下降沿的位置都有關系。
在ATE語言中,其測試向量包含了輸入激勵和預期存儲響應,通過把兩者結合形成ATE 的測試圖形。
這些圖形在ATE中是通過系統時鐘上升和下降沿、器件管腳對建立時間和保持時間的要求和一定的格式化方式來表示的。
格式化方式一般有RZ(歸零)、RO(歸1)、NRZ(非歸零)和NRZI(非歸零反)等。
圖2為RZ和R1格式化波形,圖3為NRZ和NRZI格式化波形。
圖2 RZ和R1數據格式波形?
圖3 NRZ和NRZI數據格式波形
RZ數據格式,在系統時鐘的起始時間T0,RZ測試波形保持為“0”,如果在該時鐘周期圖形存儲器輸出圖形數據為“1”,則在該周期的時鐘周期期間,RZ測試波形由“0”變換到“1”,時鐘結束時,RZ 測試波形回到“0”。若該時鐘周期圖形存儲器輸出圖形數據為“0”,則RZ測試波形一直保持為“0”,在時鐘信號周期內不再發(fā)生變化。歸“1”格式(R1)與RZ相反。
非歸“0”(NRZ)數據格式,在系統時鐘起始時間T0,NRZ測試波形保持T0前的波形,根據本時鐘周期圖形文件存儲的圖形數據在時鐘的信號沿變化。即若圖形文件存儲數據為“1”,那么在相應時鐘邊沿,波形則變化為“1”。NRZI波形是NRZ波形的反相。
在ATE中,通過測試程序對時鐘周期、時鐘前沿、時鐘后沿和采樣時間的定義,結合圖形文件中存儲的數據,形成實際測試時所需的測試向量。
ATE測試向量與EDA設計仿真向量不同,而且不同的ATE,其向量格式也不盡相同。以JC-3165型ATE為例,其向量格式如圖4所示。
ATE向量信息以一定格式的文件保存,JC-3165向量文件為
.MDC文件。在ATE測試中,需將
.MDC文件通過圖形文件編譯器,編譯成測試程序可識別的*.MPD文件。在測試程序中,通過裝載圖形命令裝載到程序中。
對簡單的集成電路,如門電路,其ATE測試向量一般可以按照ATE向量格式手工完成。而對于一些集成度高,功能復雜的IC,其向量數據龐大,一般不可能依據其邏輯關系直接寫出所需測試向量,因此,有必要探尋一種方便可行的方法,完成ATE向量的生成。
在IC設計制造產業(yè)中,設計、驗證和仿真是不可分離的。其ATE 測試向量生成的一種方法是,從基于EDA工具的仿真向量(包含輸入信號和期望的輸出),經過優(yōu)化和轉換,形成ATE格式的測試向量。
依此,可以建立一種向量生成方法。利用EDA工具建立器件模型,通過建立一個Test bench仿真驗證平臺,對其提供測試激勵,進行仿真,驗證仿真結果,將輸入激勵和輸出響應存儲,按照ATE向量格式,生成ATE向量文件。其原理如圖5所示。
?① 164245模型:在Modelsim工具下用Verilog HDL語言[5],建立164245模型。164245是一個雙8位雙向電平轉換器,有4個輸入控制端:1DIR,1OE,2DIR,2OE;4組8位雙向端口:1A,1B,2A,2B。端口列表如下:
?② 緩沖器模型:建立一個8位緩沖器模型,用來做Test bench 與164245 之間的數據緩沖,通過 在Testbench總調用緩沖器模塊,解決Test bench與164245模型之間的數據輸入問題。
依據器件功能,建立Test bench平臺,用來輸入仿真向量。Test bench中變量定義:
通過Test bench 給予相應的測試激勵進行仿真,得到預期的結果,實現了器件功能仿真,并獲得了測試圖形。圖7和圖8為部分仿真結果。
圖7 仿真數據結果
在JC-3165的*.MDC圖形文件中,對輸入引腳,用“1”和“0”表示高低電平;對輸出引腳,用“H”和“L”表示高低電平;“X”則表示不關心狀態(tài)。
由于在仿真時,輸出也是“0”和“1”,因此在驗證結果正確后,對輸出結果進行了處理,分別將“0”和“1”轉換為“L”和“H”,然后放到存儲其中,最后生成*.MDC圖形文件。
圖8 生成的*.MDC文件
本文在Modelsim環(huán)境下,通過Verilog HDL語言建立一個器件模型,搭建一個驗證仿真平臺,對164245進行了仿真,驗證了164245的功能,同時得到了ATE所需的圖形文件,實現了預期所要完成的任務。
隨著集成電路的發(fā)展,芯片設計水平的不斷提高,功能越來越復雜,測試圖形文件也將相當復雜且巨大,編寫出全面、有效,且基本覆蓋芯片大多數功能的測試圖形文件逐漸成為一種挑戰(zhàn),在ATE上實現測試圖形自動生成已不可能。
因此,有必要尋找一種能在EDA工具和ATE測試平臺之間的一種靈活通訊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一種方法是,通過提取EDA工具產生的VCD仿真文件中的信息,轉換為ATE測試平臺所需的測試圖形文件,這需要對VCD文件有一定的了解,也是進一步的工作。
本文以ATE為基礎,討論了 集成電路測試的基本原理和測試方法,并進行了故 障分析.
集成 電 路 測試主要分為三種:
?verificationt est,?mass production test?burn-in.
verifa ct iont est,稱之為芯片驗證,主要用來驗證一個新的設計在量產之前功能是否正確,參數特 性等是否符合pec以及電路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測 試范圍包括功能測試和AC/DC測試,測試項目相 對來說比較全面.其主要目的除了調試之外還為量產測試作準備.Verification的周期直接關系到產品的質量和競爭力以及投放市場的時間.
mass production test,稱之為量產測試.量產測 試在整個Ic生產體系中位于制程的后段,其主要 功能在于檢測Ic在制造過程中所發(fā)生的瑕疵和造 成瑕疵的原因.因此,量產測試是確保Ic產品良好 率,提供有效的數據供工程分析使用的重要步驟. mass production test以測試時間計費,同時測試設 備價格的高低也將影響每小時的測試費用,從而直 接影響產品的成本,因此提高測試覆蓋率和測試效 率非常重要.
burn- in ,主要用于測試可靠性.采用各種加速 因子來模擬器件長期的失效模型,常用的有加高溫, 加高電壓等.
集 成 電 路測試的基本原則是通過測試向量對芯片施加激勵,測量芯片響應輸出(response),與事先 預測的結果比較,若符合,則大體上可以說明芯片是好的。
原文連接:基于ATE的IC測試原理、方法及故障分析.PDF[1]
隨著IC產業(yè)的飛速發(fā)展,IC的復雜度及其電氣參數的性能也日益提高,同時也給IC測試帶來了眾多難題,其中測試的精確度及穩(wěn)定性是一直困擾工程師的兩大難題,尤其在量產ATE測試時表現更為嚴重,那么,如何在測試中做到精確、穩(wěn)定的測試這些IC的各項性能參數,以確保產品質量,并避免由于測試不穩(wěn)定而導致反復重測而浪費大量測試時間呢?
本文就IC測試的基本參數:電壓、電流、時間、THD等的測試進行深入分析,并舉以實例來說明如何解決此類問題,以供廣大測試工程師參考。
在IC的測試中,電壓的測試是所有測試參數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參數,尤其是模擬芯片的測試,電壓測試更顯常見及重要,如:LDO、LED驅動、音頻功放、運放、馬達驅動等很多類型的模擬芯片都含有電壓參數的測試,而且都是其主要性能參數。另外,也有很多其他的參數都是通過電壓的測量來間接得到的,如增益(Gain)、電源電壓抑制比(PSRR)、共模抑制比(CMRR)等。工程師們在調試中也經常會遇到電壓測的不精確或者不穩(wěn)定的現象,對于測試不精確的問題,目前主要采用correlation的辦法,來調整測試的誤差,但這種方法對于線性的芯片尚可使用,但對于非線性的芯片卻無用武之地。針對測試不穩(wěn)定的問題,大多采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辦法來解決,但這種辦法也是治標不治本,同樣會給產品的質量帶來隱患。那么如何解決電壓測試的這些問題呢?以下將具體分析產生這些現象的具體原因,并針對這些原因闡述一些解決辦法。
1)、芯片工作狀態(tài)未完全建立或有震蕩
一般在開發(fā)測試程序之前必須了解所測試的芯片的功能及性能參數,這樣在開發(fā)及調試程序時才能心中有數,比如測試LDO的輸出電壓參數,你必須清楚:在當前的輸入及輸出濾波電容之下,它的輸入電壓加上之后,輸出電壓需要多長時間才能達到穩(wěn)定,而你在程序中設定的等待時間必須大于這個穩(wěn)定時間,這樣才能做到測試的準確且穩(wěn)定。當然LDO的輸出穩(wěn)定時間一般都在微秒級(幾十到上百微秒),所以調試時不太會遇到此類問題,但有的時候我們需要測試芯片內部的基準電壓,但又沒有辦法直接進行測試,只能通過其他的引腳間接測試,如圖1為LED驅動芯片的部分線路圖,
圖1
我們要測試芯片內部Vref的電壓,但又沒有直接的引腳出來,所以只能通過測試VO端的電壓進行間接測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VO端懸空,沒有任何電流流出,那么它上面的MOS管則不能正常導通工作,EA1的反饋回路也不能正常建立,而導致VO端的電壓也不確定,此時測試的VO電壓將不能代表Vref的電壓。所以在測試時,我們必須給VO一定的負載讓MOS管及EA1能夠正常工作,這樣才能正確測試Vref的電壓。
芯片工作狀態(tài)的建立,有時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如圖2為一音頻功放(LM4990)的功能框圖及典型應用線路圖,
圖2
我們在ATE測試時會測試一些靜態(tài)直流參數,如bypass、Vo1、Vo2端電壓值,當你仔細研讀此芯片的手冊,你會發(fā)現在電源電壓為5V、Cbypass為1Uf時(注意不同的電源電壓及Cbypass電容,其穩(wěn)定時間也是不同的),bypass端的電壓需要至少100ms才能達到穩(wěn)定,而Vo1、Vo2端的電壓又受bypass端電壓的影響,所以要想穩(wěn)定且準確的測試這些直流參數,必須要在芯片上電之后等待100ms以上再進行測試(必須考慮不同批次芯片間的差異,所以在實際測試中的等待時間可在120ms左右),但對于量產測試,測試時間的長短將直接影響到測試效率及測試費用,我們必須縮短測試時間!那么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一般我們可以采用如下兩種辦法:
第一,可以減小Cbypass的電容,這樣同樣的充電電流及電壓,充電時間會隨著電容的減小而減少,可以使用0.1uF或者更小的電容來替代,此時有些讀者可能會說:這樣做肯定會影響到后面的交流參數(如THD)的測試,沒錯!肯定會有影響!那么又如何來解決呢?其實很簡單,也可以有兩種解決方案:1、通過測試評估,適當調整在0.1uF時的交流參數的測試規(guī)范,當測試要求不高時可采用此方案;2、通過外加繼電器來選擇測試直流及交流參數時的電容值,但是繼電器的連接方式也是很有講究的,不然也會對交流參數有影響,這在后面的段落中再詳細闡述。
第二,可以采用預充電的方式對Cbypass進行提前大電流充電,如果bypass端在電源電壓為5V時正常情況下是2.5V左右,我們可以預充電到2.3V,這樣同樣可以節(jié)省很多時間,但這種解決辦法必須注意一個問題就是:不要在充電的同時給bypass端帶來額外的干擾,而導致芯片不能正常工作。
震蕩在芯片調試時也是比較常見的現象,由此給芯片測試也帶來諸多問題,引起震蕩的原因有很多:輸出容性負載的大小、阻抗不匹配、不當的反饋回路等,如圖3為一款LDO(TL431)芯片手冊中的一幅電性能特性曲線及測試圖,圖中明顯規(guī)定了輸出容性負載CL的大小范圍,
但是我們在實際調試中可能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如果選用的輸出電容不是在芯片穩(wěn)定所需要的容值范圍之內,那么輸出就會產生震蕩,導致輸出測試不準且不穩(wěn)定。所以在此再次提醒大家:在調試之前務必將芯片性能做到比較詳細的了解,以免在后期的調試中浪費大量的時間。
另外震蕩不光是在芯片正常工作時發(fā)生,在靜態(tài)時也有可能發(fā)生。尤其當你測試放大倍數比較高的運放時,此時的輸入引腳要特別注意,必要時要進行隔離,以免引入不必要的噪聲而導致輸出產生震蕩。
發(fā)布日期: 2024-01-20
發(fā)布日期: 2024-05-27
發(fā)布日期: 2024-11-18
發(fā)布日期: 2024-04-29
發(fā)布日期: 2024-06-04
發(fā)布日期: 2024-04-18
發(fā)布日期: 2024-06-04
發(fā)布日期: 2024-06-17
發(fā)布日期: 2025-01-14
發(fā)布日期: 2025-01-14
發(fā)布日期: 2025-01-14
發(fā)布日期: 2025-01-14
發(fā)布日期: 2025-01-14
尋找更多銷售、技術和解決方案的信息?
廣州綠測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綠測科技)成立于2015年11月,是一家專注于耕耘測試與測量行業(yè)的技術開發(fā)公司。綠測科技以“工程師的測試管家”的理念向廣大客戶提供專業(yè)的管家服務。綠測科技的研發(fā)部及工廠設立于廣州番禺區(qū),隨著公司業(yè)務的發(fā)展,先后在廣西南寧、深圳、廣州南沙、香港等地設立了機構。綠測科技經過深耕測試與測量領域多年,組建了一支經驗豐富的團隊,可為廣大客戶提供品質過硬的產品及測試技術服務等支持。
技術工程師
銷售經理
020-22042442
廣東公司:馮經理
020-2204 2442-9-822
廣西公司:何經理
020-2204 2442-9-880